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劳动用工
文章列表

我国就业弹性变化的趋势

2016年10月6日  广西桂林知名律师   http://www.wzfxls.cn/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

中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其严峻性突出地体现在单位就业数量的不断减少。2000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1613万人,比上年减少518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1年第三季度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1367.6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484.9万人,比 上年末减少245万人,减幅达4.09%。全国62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结果表明,2001年第四季度的城市劳动力市场继续呈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趋势,市场需求供给的百分比(求人倍率)为75%。更为严重的是,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并不会在短期内得到缓解,而将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劳动供给存在着巨大压力。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转变严重影响着中国劳动力资源的供给状况。从现在开始的今后20年是劳动力资源的供给状况。从现在开始的今后20年是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时期,每年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总量超过8亿,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超过1000万。

其次,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矛盾。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通过人为地设置制度障碍而把劳动力市场分割为城乡两个部分。这样,城市就业受到的压力不仅来自城市人口自身,而且还来自规模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国家统计局和劳动保障部的调查显示,1999年全国到乡以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5203万人,比1998年增加268万人,其中到省外就业的有2115万人;2000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达到6134万人,又比1999年增加930万人,其中到省外就业的有2824万人。

第三,城市下岗、失业问题依然突出。1998年到2000年底,全国累计有2300万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尽管国家在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上出台了许多鼓励政策,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仍非常困难。2000年共有361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只有35.4%。2001年共有227万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与上年相比,再就业人数减少了133万人,再就业率为30.6%,下降了4.8个百分点。

第四,经济增长对吸纳的就业能力不断下降。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就业并没有保持和经济相同的高速度,而是呈现出增幅减缓的趋势。1997年,gdp增长率为8.8%,就业增加了1.1%;1998年gdp增长了7.8%,就业仅增加0.5%;1999年,gdp增长率为7.1%,就业增加了0.9%;2000年,gdp增长率为8.0%,就业增加了0.8%。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降低了。就业弹性所以降低,一方面在于企业为了提高效率既要提高资本密集程度又要不断精简大量冗员,二者的综合作用造成企业吸纳新增劳动力的空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则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萎缩,而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尚没有建立和形成,从而造成总体经济增长吸纳就业能力的下降。因此,就业机会的扩大虽然依赖于经济的增长,但如果缺乏相应的政策,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就业机会的扩大。

二、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与特点

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的增长为劳动就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如1979~1981年间,每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0.44个百分点,相当于约18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小。总的来看,80年代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较大,但90年代以来这种拉动作用逐步减小,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图1(见表)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和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由该图看出,经济增长虽然波动较大,但最近20多年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就业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则呈现出稳定下降的趋势,由80年代初期的超过3%降低到90年代末期的1%以下。就业弹性的变化表现出和就业增长率几乎相同的趋势,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

就业弹性不断减小说明每创造一个增量的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增量变小了,这实际上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外乎有两个途径:其一是技术的进步;其二是与经济结构相对应的就业结构的变化。在第一种情况下,过去两个人的工作现在一个人即可完成,就业弹性当然会减小。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资金相对密集型的产业和行业的经济增长高于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或行业,就业弹性也会变小。

观察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可以看出中国的就业弹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就业弹性的整体下降趋势。无论总的来看还是分三次产业来看,就业弹性都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国经济增长的总弹性从1979年的0.44下降到2000年的0.10。而1990年以来,这种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这一趋势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正在逐渐减弱,即每带动一个百分点的就业增加需要更高的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这一下降趋势,意味着在经济增长中生产要素的相对密度发生了变化:劳动含量(不包括人力资本因素)逐渐下降,而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相对含量不断加大,中国经济的资本密集程度和知识正在逐渐增加。

其次,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在1979~2000年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06,第二产业为0.34,第三产业为0.57.这些数字说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高于第一产业,但趋向于大幅度降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大,尚有很大吸纳就业的潜力。

第一产业对就业的贡献表现为一种剩余劳动力“蓄水池”作用。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总体水平较低,但波动较大。考虑到第一产业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作用,其就业弹性的这一变化特点实际上反映了该产业作为就业“蓄水池”的作用。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实际上很难反映该产业有效就业的变化,其波动更大程度上折射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变化。当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的时候,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就升高;当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提高的时候,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就会下降。事实上,每当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大批流动劳动力首先被排斥出去,被迫回到农村和农业中。

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变化反映企业消除冗员的效果。从变化趋势来看,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并逐渐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1998年以来,就业弹性一直呈现负值。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出现负的就业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业企业减员增效的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因此,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的这种趋势,一方面表明该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并不表明其没有就业增长的潜力。

中国目前就业的增加主要靠第三产业来拉动。尽管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也存在着总体下降趋势,但这种下降的趋势与第一和第二产业相比,幅度小得多,而且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一般来说,第三产业是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其就业弹性本来就较高。该产业就业弹性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一般来说,第三产业是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其就业弹性本来就较高。该产业就业弹性之所以也存在降低趋势,主要与其内部结构的变化有关。第三产业既包括如零售业、餐饮业和生活服务业这样的传统部门,也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在内的新兴部门。前一类部门的劳动密集程度高,后一类部门的资本密集程度高。由于相对于传统第三产业来说,新兴服务行业的经济增长相对较快,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也呈现下降趋势。

分析就业弹性变化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就业形势。 虽然就业弹性的高低并不直接反映就业形势的好坏,其总体下降趋势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糟,而是表明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些特征。但是,从就业弹性的结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对就业状况做出这样的判断:当第一产业就业弹性越低甚至为负值进,总体就业形势就越好;当第一产业就业弹性高时,总体就业形势就会比较严峻。由此看出,1980~1986年和1992~1997年两个时期是中国总体就业形势较好的阶段。1998年以来,就业形势趋于严峻化。

三、加入wto后的就业展望

加入wto后,中国将会面对一个什么样的就业前景呢?一般认为,wto影响与中国经济和就业的发展及变化趋势在方向上是一致的,wto框架只是为中国继续其改革开放道路设定了一个时间表,并提供了一个不可逆转的更加市场化的外部环境,以往就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发育趋势,也将在wto框架下得以继续。

具体来说,wto影响将会使劳动密集性行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大,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快。这意味着就业弹性为0.1左右。就业弹性每增加10%,意味着要增加近50万个就业机会(假定7%的经济增长率和7亿从业人员的就业存量)。如果就业弹性能增加一倍达到0.2,则意味着在经济增长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年会增加500万个就业机会。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便宜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经济的最大竞争优势。加入wto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必然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制造业中心,从而让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通过物化为产品的形式实现在国际上的“流动”,为中国经济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从一个较长的时期(5年以上)来看,几乎看不到wto对就业的负面影响而从短期来看,wto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结构调整的冲击上,其冲击的程度要视具体产业和行业的情况而定。

农业是中国容纳就业最多的行业和部门,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目前仍然高达50%,但农业也是相对劳动生产率最低的行业和部门。农业相对过低的劳动生产率并不是一种市场的均衡,而是一种结构性的扭曲:农业沉淀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wto后,因粮食进口所带来的就业机会的丧失与现存的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只占目前推算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1.5~ 2亿)的0.7%~1.0%。因此,wto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不是体现在就业上,而是体现在收入上。

在wto规则之下,无论是产品市场的开放还是要素市场的开放,受到冲击最大的都是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目前正在进行的结构性调整,使该产业连续3年出现负的就业弹性。这一事实说明,第二产业的经济增长总体上不仅不创造就业机会,而且是在减少就业机会。但在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则不尽相同。虽然大部分工业行业的就业在减少,但仍有一些行业就业在增加。总的来看,加入wto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影响虽然有正有负,但综合效应仍然会使第二产业的就业机会增加。

具体来看,就业增加的行业包括,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塑料制品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这些行业2000年的就业均为正增长,其就业量占37个工业、交通和能源行业全部就业的24.19%。受wto 冲击较大的行业则是那些缺乏竞争优势,相对来说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就业本来就已经在萎缩,加入wto后很可能使这些行业的就业“雪上加霜”。这些行业主要包括冶金、汽车、机械、粮油加工、电子通讯设备等行业。

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性行业,其服务内容可以分为贸易性服务和不可贸易性服务。贸易性服务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等资金和知识密集性的行业;不可贸易性服务主要包括餐饮、零售等劳动密集性的行业。加入wto后的市场开放,会带来可贸易性服务进口的增加,如金融和保险等。但和产品进口增加不同,服务进口的增加并不代表就业机会的减少,因为在wto框架下劳动力仍然无法在国际间自由流动,进口服务必须通过雇用中国的劳动力才能实现增值。当然,服务进口的增加可能会对国内已有的服务内容相同的行业造成冲击,但增减相抵,就业总量并不会减少。对于不可贸易的服务来说,根本不存在来自国际的竞争,同时这些行业又是关联度高的产业,加入wto拉动经济增长的结果必然会带动这些行业的大发展,从而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加入wto对中国的就业数量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都不会产生净的负面影响。加入wto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是一种结构性的冲击,其结果将会使就业转换的步伐加快,就业和失业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但只要应对得当,把就业问题置于经济政策的中心地位,就一定可以变被动为主动,顺利完成就业的结构性调整。


文章来源: 广西桂林知名律师
律师: 段俊锋 [桂林]
广东安山律师事务所
联系电话:13907832555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http://www.wzfxls.cn/art/view.asp?id=862687397373 [复制链接]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也会感兴趣
  • 1.银行招聘骗局 中国企业招聘预期创6年来新高
  • 2.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申请表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如何保管
  • 3.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就业报到证有什么用
  • 4.武警医院严格按程序招聘护士 暑期招聘忙
  • 5.哪些培训属于专项培训费用
  • 官方二维码
    联系我们
    • 手机:13907832555
    • 电话:13907832555
    • 地址:广东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三区龙井二路3号中粮地产集团中心11楼
    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2024 版权所有 广西桂林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热线:13907832555 网站支持:大律师网 网站地图